2022年12月5日,由蓋世汽車主辦,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委員會指導,上海金橋臨港綜合區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協辦的2022第四屆智能座艙與用戶體驗大會于上海順利開幕,大會于線上和線下同步進行。
當前,智能座艙行業中游主要由底層座艙域控、車載信息娛樂系統,車載信息顯示系統,車載通訊系統(T-BOX,C-V2X),車內監控(DMS,OMS),OTA和安全模塊等核心部件供應商組成,終端體驗度高的部分向大屏化、多模交互、主動交互等方向演進,底層架構則向高算力、域融合、軟硬解耦的方向演進。
在此背景下,本屆智能座艙與用戶體驗大會聚焦座艙科技發展趨勢,邀請知名企業的多位專家,就如何形成差異化、定制化、品牌化的座艙軟實力展開討論,深入研判智能化背景下座艙產業鏈上下游的各項發展機遇,為企業挖掘新商業模式與經濟增長點提供多樣化的思路。
陳芳 | 長沙汽車創新研究院副院長
12月6日,大會第二天如期而至,并由長沙汽車創新研究院副院長陳芳主持。論壇次日,各界嘉賓圍繞智能座艙對用戶體驗的價值賦能,并聚焦于智能汽車圖像及視頻處理、零重力座椅、車內聲音效果、座艙內飾設計等關鍵話題進行深入探討,為大會帶來精彩演講。
座艙電子系統化解決方案
宋宏宇 | 佛吉亞(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FCE座艙電子產品線經理
如今,儀表、中控、副駕、空調控制、后座娛樂系統等越來越多的顯示屏開始在車內呈現,同時顯示屏的材料、工藝、形態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宋宏宇表示,隨著車輛逐漸成為用戶的第三空間,顯示屏將根據用戶的需求發生進一步的變化,成為人機交互最重要的提示手段。為支持顯示屏的發展,座艙電子的主機系統也需要進行快速的功能迭代。
宋宏宇將Tier1的核心競爭力總結為五點:規?;?、垂直整合能力、集團的橫向資源、自研IP與核心算法、與長期合作客戶的穩定合作。作為系統集成商,佛吉亞已具備以上核心競爭力。目前,佛吉亞集團將電子系統作為增量區間,希望以電子事業部為推力,賦能集團從智能化到產品數字化的方方面面,賦予座艙更多的生命力。
智能座艙開發新思維
林仕翰 | 威馬汽車副總裁
威馬于2016年成立,于2018年推出首款智能電動汽車產品EX5,并于EX5創新性地搭載了12.8寸旋轉屏、動態UI交互界面,而威馬在2021年推出的W6卻舍棄了旋轉屏和動態交互界面的理念,這彰顯出威馬產品思維的轉變。“所有主機廠包括威馬長期以來都會有一種思維:一臺車就是一款單一產品,因此這款單一產品必須要有獨特的產品力,它面對的是單一的客戶、單一的細分市場,這樣的思維往往會讓我們在產品規劃的時候為每輛車鎖定一個單一的競品。但智能座艙有沒有可能也是一個產品?”不做大而全,而是做能夠精準與用戶溝通的“小而美”的產品,是威馬關鍵的產品思維。
林仕翰強調,“智能時代里,車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賣的。”車既然是拿來用的,那就必須越用越好用,而好用的關鍵在于迭代。如果能順利度過這次難關,通過OTA實現更好用的產品將是威馬下一步行動的關鍵。
智能汽車圖像及視頻處理創新與應用
劉翀 | 北京美攝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產品總監
美攝公司是一家從廣電行業起家,根植于互聯網行業,并逐漸發展至汽車領域從事音視頻、圖像處理的技術公司。美攝從2021年起開始向汽車領域拓展,目前已有多款產品推向智己汽車等量產車型。在汽車行業,美攝根植于圖像、視頻的能力,提供圖像畫質增強、視頻智能創作、車內娛樂互動、AI識別與處理等全鏈路的技術解決方案。
在AI識別及處理方面,劉翀介紹,美攝將AI圖像檢測能力封裝為SDK算法,可根據車輛攝像頭采集的畫面進行AI化的圖像處理和場景識別,并能與車機硬件進行聯動。例如當出現藍天、彩虹、地標等場景時,能檢測出相應場景進行拍攝和錄制,使車機不完全依附于人的手動控制,而是自動化地幫助用戶采集和生成內容,達到更好的人機交互體驗。
座椅在第三空間的探索
李俠 | 李爾亞太區座椅創新工程總監
李爾是全球汽車座椅技術和電子電氣化技術的引領者。結合當前的智能化發展趨勢,李爾在座椅領域進行了垂直整合,在座椅整椅系統、骨架、功能鍵、舒適性元件和表面材料等方面都具備自研自產能力。今天,李爾也正不斷思考底層的零部件前沿技術在整個座艙產品中應產生怎樣的作用和貢獻。
在如今的座艙中,用戶的體驗越來越多元化,用戶在其中的交互也越來越多元化。李俠認為,無論是多場景還是元宇宙,其本質目的都是為了讓用戶參與進去,成為某種角色,并體驗當前的角色所未經歷過的場景,通過車機與更廣闊的外界或社會進行互動。為達到這樣的目的,李爾也在不斷地向前探索,相繼推出了百變座艙、電影院模式、零重力座椅等技術和產品。值得一提的是,李爾在開發過程中還對零重力骨架進行了柔性化切換的定義,可快速實現不同場景的使用需求。
智能汽車中聲音的設計與評測
陳芳 | 長沙汽車創新研究院副院長
在智能汽車中,聲音對于未來的汽車體驗至關重要。隨著越來越多智能座艙理念的加入,車內的音響系統漸趨復雜,且涉及到眾多聲音測試與設計問題。陳芳提出,不同車企有不同的車型品牌,而聲音也會產生不同的品牌。車內音響系統、提示音、反饋音、車內氛圍音甚至是開車門的聲音都需要設計,即便是告警音,車企也會希望其中能體現出品牌的聲音。
車內告警音涉及到駕駛的安全性,應該用什么樣的聲音來實現?什么樣的聲音能讓人產生最直接、快速的反應,且最不容易被誤解?車內告警音是否需要統一?目前仍有許多問題仍待進一步探討。陳芳表示,針對車企不同的理念,長沙汽車創新研究院能通過較為完備的硬件、軟件、技術框架能力進行不同的設計,并希望未來能實現“聽音辨車品”的效果。
基于AC8025 SoC打造高性能完整智能座艙解決方案
趙林祥 | 合肥杰發科技有限公司高級產品經理
杰發科技關注汽車芯片已將近十年,整體產品布局豐富,目前已有四條車載芯片產品線,并在SoC開發和設計方面積累了深厚經驗,其智能座艙SoC已經歷了5代產品迭代?;诙囗椬灾餮邪l的核心技術,杰發科技的新一代智能座艙域控芯片AC8025 SoC將為中國汽車電子產業輸入強動能。
趙林祥表示,好的座艙SoC離不開好的座艙架構設計。面對靈活的座艙架構設計,AC8025既能支持CPU方案,同時也能支持純軟件座艙架構設計。未來杰發科技還可提供基于內置高性能DSP的Audio完整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二選一的智能座艙系統方案,滿足多樣化的客戶需求。未來,杰發科技將形成從入門級到中高階的完整座艙產品矩陣。
探索內飾座艙的沉浸式體驗設計
王芊 | 北汽研究總院內飾及體驗設計部部長
北汽研究總院是北汽集團推進“集團化2.0”建設,構建產品與技術研發能力,實現研發資源整合的關鍵抓手。隨著未來汽車造型從單一維度的視覺傳統造型設計逐漸向多模態綜合感知體驗的設計轉變,北汽研究院也在探究如何將用戶體驗引入到傳統造型設計中,基于用戶體驗打造既好用,又好看的沉浸式座艙。
北汽研究總院內飾及體驗設計部項目團隊通過調研和設計開發,歸納出眼球追蹤、頭枕AI、兒童模式、健康模式、智能表面等16個典型用戶體驗場景和亮點。其中,王芊表示,智能表面將是未來大有可為的一個領域,北汽研究總院預測未來的智能表面將完全或部分取代目前車內的物理按鍵,或將以面料軟質形式存在,其中所呈現的信息也將以非固定化形式存在,可根據用戶的不同需求進行輸出。
針對智能座艙生命體征探測的感知解決方案
蔡密 | 保航科技高級產品經理
保航科技由保隆科技與楚航科技合資成立,致力于毫米波雷達產品的研發。作為一家高速成長的科技企業集團,楚航科技已經推出了77-79GHz車規級毫米波雷達;60-64GHz消費類毫米波雷達;4D點云成像雷達等多款產品,業務涵蓋乘用車前向雷達、角雷達、生命體征探測雷達及商用車角雷達。目前,活體檢測和站位檢測是保航科技艙內毫米波雷達正重點開發的兩大主要功能。
蔡密介紹,CBD活體檢測功能主要通過毫米波雷達收發波來檢測車內活體,能對鎖車后遺留的兒童或寵物進行實時檢測,并通過手機APP或車輛自身進行報警,為駕駛員提供警示。同時,SOD站位檢測功能可實時檢測后排乘客座椅占用情況,為駕駛員提示后排乘客的安全帶危機。通過這兩項安全,能為座艙內駕乘人員的安全保駕護航。
大會最后,是「2022蓋世汽車智能座艙優質供應商」證書授予儀式。經綜合考慮產品的技術含量、市場反響與企業的發展潛力,蓋世汽車為智能座艙整體解決方案以及智能座艙車載信息娛樂、DMS與OMS、中控顯示屏、車載網絡及通信、智能座艙芯片、智能表面、車載音響等細分領域的多家優質企業頒發「2022蓋世汽車智能座艙優質供應商」證書,并收入「2022蓋世汽車優質供應商推薦名錄」。
至此,蓋世汽車2022第四屆智能座艙與用戶體驗大會圓滿收官。蓋世汽車始終緊跟時事,關注汽車行業的發展。舉辦本次論壇,邀請各位嘉賓圍繞智能座艙領域的熱點技術話題展開討論,并從市場、產品、技術等多個維度研判智能座艙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具有推動汽車產業轉型、促進生態圈協同發展的意義。
